各教研室、各科室:
为进一步加强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管理,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根据全国教育大会、教育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结合铜陵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实施细则和撰写规范》(院发[2012]48号)、《本科生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实施细则》(院发)[2013]48号)和《关于进一步深化毕业论文(设计)改革的实施意见》(院发[2015]10号)等文件的规定和要求,现将我校2022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主 任:吴杨 周文胜
副主任:王万全
委员:(以姓氏笔划为序)
曲泽静、孙翠平、汤伟、金孙、张保花、周娟、谢方
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安排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结合本学院学科和专业情况,制定本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并做好相关工作的组织和落实。
二、工作安排
1.选题工作(2020年11月13日前)
各教研室要认真做好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工作。一人一题,不能重复,同一指导教师指导篇数不能超过12篇,超过部分可以聘请外聘教师。选题应结合专业实际、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应难度适中、工作量饱满,符合本科毕业综合训练的要求;避免题目空泛、过大或过小。符合论文替代要求的,参照《铜陵学院关于进一步深化毕业论文(设计)改革的实施意见》(院发[2015]10号) 文件要求执行,须学生提出申请并经指导教师确认,提交学院实验室中心审核(申请书模板见附件1;创业计划书撰写内容参考见附件2)。指导教师要认真指导和审核学生选题,在系统中明确选题意见,对不符合要求的选题要指导学生重选。
选题阶段,各教研室主任完成学生、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的分配,由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确定选题,师生共同登录毕业论文系统,于2021年11月15日前完成选题申报与审核工作(论文替代的需要在系统选题理由中备注)。学院在此基础上于2021年11月20日分专业将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汇总表报送至教务处备查。
选题工作结束后,指导教师应向学生下达任务书,明确学生工作任务和毕业论文工作进度安排,指导学生查阅文献、上传相关信息至系统等。
2.开题工作(2021年12月25日前)
学生在广泛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完成开题报告工作,将开题报告的相关内容上传至系统。指导教师组织开题论证和初期检查工作,认真审查学生开题报告,在系统中明确开题意见。
3.论文撰写(2022年4月22日前)
学生根据任务书和开题报告的要求进行课题的调研、实验、设计以及结果的处理与分析等,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并在教师指导下及时修改。在此期间,指导教师要与所指导学生经常保持联系,加强指导,可在管理系统中针对学生的论文初稿提出修改意见,并注意保存,最终形成完整的指导纪录。
4.论文查重及定稿(2022年5月10日前)
学生将撰写的完整初稿在系统中提交,经指导教师审核通过后进行论文查重,凡未达到学校规定要求的毕业论文(设计)必须修改或重写,直到满足学校要求后方可定稿。
5.论文评阅(2022年5月20日前)
各学院组织评阅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进行评阅。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对学生答辩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在系统中填写指导教师意见和评阅教师意见,写出评语,明确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终审意见,并根据论文质量分别给出指导教师评分和评阅教师评分。
6.论文答辩与成绩录入(2022年6月10日前)
各学院成立答辩工作委员会和答辩小组,制定具体的毕业答辩安排,组织学生在规定时间和地点进行答辩,在系统中填写答辩记录,评定答辩成绩,并将毕业论文(设计)最终成绩录入管理系统和教务系统。
7.论文总结与评优(2022年7月5日前)
各学院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和质量评估,分专业填写《2022届毕业论文(设计)信息一览表》。按要求推荐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
三、其他要求
1.关于论文字数
毕业论文(设计)的字数必须满足要求,本科学生的毕业设计要求在10000字以上,毕业论文要求在12000字以上(英语和商务英语专业在8000个单词以上,艺术类专业在8000字以上)。
2.关于论文替代
(1)凡以与专业相关的获奖竞赛作品、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创业计划书或艺术作品等形式替代毕业论文(设计)的,同样要在毕业论文管理系统中完成选题、开题、评阅、成绩评定等工作环节,其中,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创业计划书必须同时满足字数要求。
(2)获得A类竞赛三等奖(集体项目排在前四名)以上、或B类竞赛一等奖(集体项目排在前三名)、二等奖(集体项目排在前二名)、三等奖(集体项目排在第一名)以上的学生,才能以竞赛获奖作品形式替代毕业论文,学生排名以获奖证书为准。以获奖作品替代毕业论文不能简单以“某某竞赛几等奖”的形式作为毕业论文课题,应在课题中明确标示竞赛名称、具体工作任务或项目特色,对于集体项目,每个学生应在主标题后再根据竞赛分工不同加上小标题以示区别。学生在管理系统中需提交获奖证书扫描件和一份竞赛总结,竞赛总结要根据参赛过程、实践创新、能力提高和竞赛体会等方面撰写,字数不少于1500字。
(3)学生以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替代毕业论文的,学术论文必须与所学专业相关,署名为第一作者,作者单位为铜陵学院,发表刊物为四类以上学术期刊,字数不得少于3500字。学生在管理系统中需提交发表论文的期刊封面、目录页和版权页的电子扫描件等。
(4)学生以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替代毕业论文的,学生须为项目主持人,项目须为省级以上结题项目,且项目内容要与所学专业相关。学生在管理系统中需提交项目申报书、项目成果、结项证书和项目总结等。
3.关于论文查重
(1)指导教师应将学术道德教育纳入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工作中,引导学生严守学术诚信,杜绝毕业论文(设计)撰写中弄虚作假、抄袭等行为的发生。论文检测结果一旦出现畸高情况将被定性为抄袭或剽窃行为,毕业论文(设计)成绩直接认定为不及格,学校将视学术不端情节轻重程度给予相关学生一定的处理。
(2)我校2022届毕业论文统一采用管理系统所嵌入的论文检测模块进行相似性检测,其他检测方式和检测结果一律不予认可。
(3)所有毕业论文必须采取全文检测(从封面到致谢的全部内容),指导教师可以通过字数比对来衡量检测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毕业生在论文检测过程中的任何弄虚作假行为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其答辩资格,毕业论文(设计)成绩直接认定为不及格。
(4)毕业论文(设计)相似性检测工作必须保持慎重、认真、负责的态度,学生撰写的毕业论文初稿须在导师指导下反复修改,学生定稿后在毕业论文管理系统中提交,指导教师应认真审核学生提交的论文质量,点击“确认检测”后才能进行论文检测。
(5)由于检测资源有限,若查重结果符合学校规定比例(文字复制比在30%以内)的毕业论文(设计)不再重复检测。
(6)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论文的检测结果和检测次数酌情评定毕业论文成绩。原则上,二次检测仍不通过的毕业论文综合成绩应限定在65分以内,三次检测还不通过的毕业论文成绩应直接判定为不及格,须要求学生重写,直至检测通过后才能允许学生参加论文答辩。
(7)通过检测的毕业论文,统一打印“简洁版”的《文本复制检测报告单》或“全文版”报告单的前两页,作为必备的附件材料,装订在毕业论文附表之后,各学院至少留存一份包含正文和附表在内的完整纸质材料存档备查。
联系人:谢方,金孙,联系电话:5882056
附件:时间安排和材料要求一览表
工商管理学院
2021年10月19日
附件:毕业论文(设计)时间安排和材料要求一览表
序号 | 工作内容及材料名称 | 材料保存 | 时间节点 |
1 | 制定工作计划,成立领导小组 | 学院留存 | 2021年11月15日前 |
2 | 指导教师指导学生选题 | 上传系统 | |
3 | 选题汇总表 | 学院留存, 教务处备存 | 2021年11月20日前 |
4 | 学生开题 | 上传系统 | 2021年12月25日前 |
5 | 论文撰写,教师指导 | 上传系统 | 2022年4月22日前 |
6 | 中期工作自查报告 | 学院留存 | |
7 | 论文修改、查重,完成定稿 | 学院留存 | 2022年5月10日前 |
8 | 教师评阅,答辩资格审查 | 上传系统 | 2022年5月22日前 |
9 | 答辩安排,毕业答辩 | 学院留存 | 2022年6月10日前 |
10 | 成绩汇总,录入总评成绩 | 学院留存, 录入教务系统 | |
11 | 文档导出,论文装订 | 学院留存 | 2022年7月5日前 |
12 | 工作总结和分析报告 | 学院留存, 教务处备存 | |
13 | 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推荐 | 学院留存, 教务处备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