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楼信息免费茶楼,风楼阁破解版2.0,楼凤阁官网登录入口,夜猫子洛阳楼凤阁

铜陵学院 《毕业设计》教学大纲

发布者:工商管理系发布时间:2023-09-18浏览次数:449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


  1.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中文)

(英文)

课程


课程性质

R必修选修

课程类型

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方向(选修)课程R集中性实践课程

创新创业与劳动教育课程通识扩展课程

考核方式

考试R考查

适用专业


开课单位


开课学期

__8_学期

学时学分

学分:14

学时14   

先修课程


二、课程简介

《毕业设计(论文)》是******专业重要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对本专业某一领域的项目进行研究、设计,并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踏上工作岗位前受到一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训练。(此处内容可以修改的更具体一点)

二、课程目标及其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本课程是通过专业相关领域的课题进行研究与设计,使学生掌握******领域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领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支撑专业学习成果中相应指标点的达成。(此处内容可以修改的更具体一点)。通过本课程学习,预期学生可以具备以下知识、技能或素养:

课程目标L01

课程目标L02

课程目标L03

课程目标L04

课程目标L05


课程目标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及指标内涵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及贡献度(H/M/L

L01


例如:1.3/ H

L02



L03



L04



L05



(说明:将通用标准中的毕业要求指标点及指标内涵与本专业知识和能力相结合进行描述;H-高支撑、M-中支撑、L-低支撑


 (以下内容是一般要求,各专业可根据实际工作要求补充和修改)

三、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支撑课程目标

文献检索

例如:毕业论文(设计)动员、向指导老师征集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向学生发放课题供选择、 下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进行文献检索、 外文翻译、文献综述、针对课题调查研究。动员讲授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意义、重要

性、试验或设计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内容。通过引导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问题的主动文献检索,得到所研究课题的由来、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获得创新灵感。指导学生基于科学原理,通过相关方法,对所涉及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分析;能够分析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潜在的影响,对其进行客观评价并了解应承担的责任;指导学生对所设计的问题进行多种方案的初步论证。

完成任务:按规定的格式完成外文翻译和 文献综述。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 3



方案论证

通过对文献综述和所学专业知识针对所研究(设计)的问题创新性地提出多种解决方案,对所提出方案进行论证、工程技术与经济指标的综合分析,能够优选出有利于社会的最优(合理)方案。通过撰写报告、组织开题,答辩和讨论等形式对所提出的方案进行完善。

完成任务:按学校和学院文件要求完成开题。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 4


理工类:试验、设计、 分析计算。


经管、文法类:调研、分析、论证、计算

利用所学基础理论、仪器设备和专业工程软件对毕业论文(设计)所涉及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检测、计算、工程设计和必要的试验验证,具备解决等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不断完善试验、设计方案,体系创新意识;在试验、设计中要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能够对所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潜在的影响,学习运用技术手段降低负面影响及局限性,对其进行客观评价并了解应承担的责任;将整个研究、设计过程作为工程全周期的项目管理,在设计中考虑成本问题,并对成本进行预算和控制。通过研究、设计阶段不断自我学习,形成符合要求的研究或设计成果,获得探索的成效。

完成任务:按毕业论文(设计)相关要求形成成果。


课程目标 2

课程目标 3

课程目标 4

课程目标 5

课程目标 6


资料整理、答

能够对研究课题、工程问题进行规范的图纸、文档和口头进行表达,按进度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所有任务。通过撰写试验方法、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准确表达对课题的设计,通过撰写设计说明、整理出规范的设计图纸(资料)来准确表达对工程问题的设计。能够准确描述或表达对所研究课题或设计工程问题的认识和想法,理解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交流的差异性,回应质疑,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

完成任务:按相关规定完成论文(设计),撰写规范的毕业论文(设计),绘制规范设计图纸(资料)。


课程目标 4

课程目标 5

课程目标 6


四、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必须结合专业实际、科学研究、应用分析和社会实践。以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性工作为基础的毕业论文(设计)比例不低于50%。原则上一人一题,同一课题允许使用的学生不得超过5名,且对使用同一课题的学生,必须根据任务和分工不同在主课题后附上不同的小标题加以区别,小标题应有明确的界限、技术指标或内容要求。毕业论文(设计)应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学生工作量饱满,符合本科生毕业综合训练的要求。题目避免空泛、过大或过小。

符合论文替代要求的,按照《铜陵学院关于进一步深化毕业论文(设计)改革的实施意见(修订版)》文件要求执行。指导教师要认真指导和审核学生选题,在管理系统中明确选题意见,对不符合要求的选题要指导学生重选。

四、对指导教师的要求

1.指导教师一般应具有讲师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历,有教研室安排,学院审核。鼓励采取双导师制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参照《铜陵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双导师制实施细则(试行)》文件,聘请具有相应资质的行业、企业技术人员担任校外导师。每一位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数不超过8人。

2.根据大纲要求,在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前,提出具体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下达给学生,审定学生的开题报告。

3. 结合课题,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给予学生工作上必要的指导。着重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肃认证的工作态度,既不包办代替,也不放任自流。

4.指导学生撰写论文,审定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成果资料。

5.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根据学生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等方面给出指导教师意见及成绩。

6.参加学院组织的毕业论文答辩、评阅、评分、推优等工作。

五、对学生的要求

(一)毕业论文(设计)选题

学生要在管理系统中确定指导教师和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也可自拟课题提交指导教师审核,学生选题只有在指导教师审核通过后方可开展下一步工作。

(二)毕业论文(设计)开题

学生在广泛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完成开题工作,将开题报告的相关内容上传至系统。指导教师组织开题论证和初期检查,认真审查学生开题报告,在系统中明确开题意见。

(三)毕业论文(设计)撰写

学生根据任务书和开题报告的要求进行课题的调研、实验、设计以及结果的处理与分析等,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并在教师指导下及时修改。在此期间,要与指导教师充分交流,根据老师的指导意见完成论文初稿。毕业论文(设计)的字数必须满足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指导情况在系统中据实填写指导记录,由指导教师审核,在管理系统中反映的指导记录不少于5次。毕业论文撰写要符合《铜陵学院毕业论文撰写规范》要求。

(四)毕业论文(设计)修改、查重及定稿

学生将撰写的完整初稿在系统中提交后,根据指导教师意见进行修改,直到满足要求为止。经指导教师审核通过后的毕业论文自动进入查重检测环节,文字复制比超过30%的必须修改或重写,直到满足学校要求后方可定稿。

(五)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学生按照学院的毕业答辩计划,准时参加答辩。答辩前准备好答辩论文、过程性材料、论文成果。答辩时简要阐述论文的主要内容并回答答辩老师提出的问题。

六、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和时间分配

 序号

 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内容

 时间(周)

 备注

1

 选题

1


2

 开题

2


3

 任务书

2


4

 论文撰写

5


5

 论文修改、查重及定稿

2


6

 论文评阅

1


7

 论文答辩

1


 小计


14



七、毕业设计(论文)答辩与成绩评定

(一)毕业答辩要求

学院成立答辩工作委员会和答辩小组,答辩小组成员不少于3人。聘请一定数量和资质的校外导师参加答辩,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达到课程目标要求,且复制比小于等于30%,经指导教师审核确认后方可参加答辩。

学院须制定具体的毕业答辩工作安排,组织学生在规定时间和地点进行答辩答辩小组在系统中填写答辩记录和答辩评语,评定答辩成绩,并将毕业论文(设计)最终成绩及时录入教务系统。

(二)成绩评定方法

毕业论文成绩评定:指导教师成绩40%,评阅教师成绩30%,答辩小组成绩30%,最终成绩是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制给定。

成绩构成及权重

考核项目

考核细则(此项根据专业特点自行设计得分条件)

支撑的课程目标

分值

指导教师成绩(100分);

权重:40%

平时表现


课程目标5

20

完成计划任务情况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4

20

20

毕业论文内容及撰写质量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3

20

20

评阅教师成绩(100分);

权重:30%

完成计划任务情况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4

25

25

毕业论文内容及撰写质量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3

25

25

答辩小组成绩(100分);

权重:30%

完成计划任务情况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4

25

25

表达能力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5

25

25

总成绩评定

总成绩=指导教师成绩*40%+评阅教师成绩*30%+答辩小组成绩*30%

(说明:以上课程目标和分值只是范例,各专业根据实际自行确定)

(三)课程目标评定权重

课程目标

指导教师成绩

(权重40 %)

评阅教师成绩

(权重:30 %)

答辩小组成绩

(权重:30 %)

合计

(权重:100%

 分数分配

 分数分配

 分数分配

 课程目标分数

课程目标1

20

25


15.5

课程目标2

20

25

25

23

课程目标3

20

25

25

23

课程目标4

20

25

25

23

课程目标5

20


25

15.5

 合计

100

100

100

100

说明: 以上数据只是范例,具体权重(比例)自行决定,课程目标分数合计采用加权求和的方法计算:例如

课程目标1分数=20*40%+25*30%+0*30%=15.5

课程目标达成度计算方法:

例如    课程目标达成度=0.4*该项课程目标指导教师成绩平均分+0.3*该项课程目标评阅教师成绩平均分+0.3*该项课程目标答辩小组成绩平均分)/该项课程目标分数



八、大纲编写的依据与说明

  1. 《铜陵学院关于进一步深化毕业论文(设计)改革的实施意见(修订版)》

  2. 《铜陵学院毕业论文撰写规范》

  3.  《铜陵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双导师制实施细则(试行)》

... ...

(填写说明:本大纲撰写的相关依据,如培养方案、专业指导委员会要求、专业认证要求、课程指导委员会要求或者专业培养需要等等。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也可在此列出。


制定:              审核人:                 日期